皇帝路过也要下马?细数西安老街巷的“秘密”

地名是自然与社会变迁的见证

它承载着地理实体的文化信息


(相关资料图)

反映了不同时期

人们对环境的特有认知和利用方式

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西安众多的地名

都承载着丰富厚重的

历史内涵

拨开岁月的尘土

浮现出尘封的记忆

01

下马陵

下马陵又称虾蟆陵、蛤蟆陵,位于今西安市顺城南路东段。东起和平门,西至文昌门,全长800余米。

相传,这里有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墓,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墓都会提前下马步行,于是上至皇亲显贵,下到贩夫走卒,路过董仲舒的墓时都必须步行,所以叫下马陵。

由于陕西话中“下马”二字与“蛤蟆”同音

故又被称作“蛤蟆陵”

你也可以怀着敬意步行于下马陵,走累了,寻一处西安特色美食店,安心地“咥”一碗家喻户晓的名小吃——葫芦头,也好生安逸。

漫步下马陵

一侧是城墙的悠悠古意

一侧是现世的烟火生活

这两侧的中间

是对文化的尊崇

也是文化的绵长延续

02

东仓门

东仓门位于和平路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小街。

清朝时,这条街有一个“敬禄仓”,又叫东仓,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曰:“敬禄仓在通化坊,俗称为东仓”。

敬禄仓是专为供给

满人贵族粮饷费用的实物仓库

此街因在仓门前而得名

与东仓门相关的还有东仓鼓乐,东仓鼓乐社过去叫敬禄仓鼓乐社,是清朝为数不多的“国企”乐团。

东仓鼓乐社传承了僧派鼓乐

是西安鼓乐的重要分支

后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的东仓门鲜少有人讨论它的历史,每天清晨的东仓门早市,已悄然成为老西安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竟比起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生活,这里人来人往的半日闲或许要轻松许多。

如果可以

不妨你也早起来东仓门早市转转

感受古城慢生活的魅力

03

梨园路

这条叫做“梨园路”的东西向道路,虽然只有3公里长,但说起它的由来,却可以追溯到唐代。

梨园,原是唐长安禁苑桃园、枣园等风景园林之一,皇室和大臣们春天来游赏,或举行打球、拔河等娱乐活动,因周围遍植梨树而得名。

后经唐玄宗的大力倡导

梨园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

“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

也成为我国历史上

第一座皇家音乐戏曲学院

杜甫忆起当年的梨园盛景时,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之诗。

如今

还想一睹梨园盛世

那可不能错过位于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里的

唐华清宫梨园遗址博物馆

华清宫梨园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发掘出土的唐代梨园遗址,成为了研究、展示、传承梨园文化的一处圣地。

唐华清宫梨园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展示唐代梨园艺术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大唐王朝的梨园遗址,而且还承载着绚丽多姿的唐代乐舞文化,是那个时期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的殿堂。

04

安居巷

安居巷地处闹市,是西安城东南城区里一条南北巷道。它北临东木头市,与骡马市隔街相望,南抵城墙脚下顺城南路,和书院门、三学街相交,长近四百米。

早在唐王朝时,安居巷一带位于分布百官衙署的皇城之内,设有太庙和中央机构少监府,掌管百工技巧事务。

明代时

这里曾是西安铸造钱币的中央

故又称“钱局巷”

“钱局”迁走,巷名逐步雅化为安居巷,被寄予安居乐业的美妙寓意,现碑林门外铜狮就系这里所铸,狮身附贴铜币千余枚。

如今的安居巷虽身处闹市

却偏安一隅

巷子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有安居乐业的超然和独立,老西安的慢时光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的地名承载着历史和记忆

新的地名又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其中还有不少以动物命名的地方

有些甚至还有不少典故

一起来看看吧!

骆驼巷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北起西大街,南至菜坑岸与夏家什字交会的路口。

关于“骆驼巷”的得名,说法不一

有说曾经的骆驼巷并不像如今看到的这样笔直,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的倒“S”形,这道拐形似驼峰,故得名“骆驼巷”。

不过

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

“有驼队客栈而得名”

明清时期,从西域来的商人通常从安定门入城,在附近客栈歇息,因骆驼是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每天店外聚集很多骆驼,而巷内又设有驼队客栈,故得名“骆驼巷”。

在历史的更迭中,“骆驼”虽早已消失,但骆驼巷却依然还在,如今在这不到二百米的小巷里,有闲坐的老人、有叫卖的摊贩、有放学的孩子、还有记忆中那一串凝重的驼铃声。

鸡市拐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关正街的东端,据《东关旧事》里介绍:明末清初,养鸡者集中在此卖鸡,形成了“鸡市”。

“拐”字

据说是“鸡市”恰好处于

东关正街向路北转弯的拐口位置

于是就有了“鸡市拐”这个名字

如今的鸡市拐,并没有确指哪一条街道,而是泛指这一片地区,成为一个公交车站名。当一辆辆车陆续进站时车厢内响起的报站声,在不经意间提升着鸡市拐的知晓率。

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清代的这里有一个大水池,经常会有各种飞鸟来此觅食,其中包括白鹭,因此得名为“白鹭湾”。

曾经的白鹭湾,袅袅婷婷,涤荡着白羽之飞的空灵水域,随着历史变迁,已难寻其踪。

如今的白鹭湾

作为见证了城市变革的古老街巷之一

已然成为城市历史身份的象征

散发着醇厚绵长的文化气息

景龙池,亦称“九龙池”,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北部,是一条长约600米的南北走向的巷子,巷中路东,一条石雕巨龙跃然腾起。

现在看来

景龙池与附近巷道并无二致

但若穿越到唐朝

这一带的景致与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

唐景龙年间,这里为九王子府第,玄宗李隆基幼年居于此。当时地下水涌出,成湖数亩,得名“景龙池”。沧海桑田,昔日“龙池”虽已不复存在,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却在时光的交错中,口耳相传着太多历史趣闻。

古时的景龙池美景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景龙池巷的道路两旁多为一些居民小区、沿街摊点和店铺。漫步于此,看似普通的街景,却因巷口矗立的大石碑和路边腾起的石龙,凸显出这条小巷的独特。

鱼泳巷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东侧,连接公园至曲江池西路,是往来市民游客进入曲江池遗址公园观赏美景的便道之一。

道路名称采词自《太平御览》中“曲池,汉武所造,周回五里。池中遍生荷芰菰蒲,其间禽鱼翔泳”。沿这条巷子进去,便能欣赏到曲江池的优美风景,因此得名“鱼泳巷”。

凤城路由凤城一路至凤城十二路组成,长安城自古在民间又称“凤城”,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

西汉时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是当时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阙楼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

凤阙在长安城耸立了数百年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曾为它赋诗

后秦姚苌建都长安,当他看到高耸的凤阙不禁慷慨歌曰:“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曲江春望》中就有:“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

如今,凤城一至十二路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穿梭在大街小巷,但诗词歌赋经典永传,城市的故事历久弥新。

编辑:仲月

主编:林晨

责编:高明煜

内容整理自:西安文旅之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中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