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多重困难 北京出动152架次无人机执行救援 为灾区空投1.5吨应急物资

8月10日下午,一架航景创新无人机自房山区河北镇鸣泉山寨缓缓升起,分两架次将100公斤的物资送往房山区大草岭村和北直河村,为那里的受灾群众送去食品等物资。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本次特大暴雨灾情出现后,市应急管理局调配多型无人机累计执行物资投送、侦察、应急通信等任务152架次,为房山、门头沟、昌平受灾地区提供了食品、药品、通讯设备等各类物资1.5吨。


【资料图】

起飞!无人机为房山区深山村空投物资

8月10日下午,在房山区河北镇鸣泉山寨,几位航景创新公司工作人员将即将投放的食品等物资装载到无人机上,并对无人机进行调试。下午4时28分,伴随着发动机轰鸣,这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将分两架次把100公斤的物资送往约25公里外的大草岭村和北直河村。据了解,这两个村都位于霞云岭乡,地处偏远,虽然道路已经抢通但通行条件不理想,陆路运输物资效率较低。

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双告诉北青报记者,承担本次空投任务的是公司主力无人机,工作人员在起飞前将编好的航线传输到无人机上,无人机便会通过既定线路飞往目的地,并在目的地上空约50米处自动投下物资后返航,全程仅需40至50分钟。

吴双介绍,本次防汛救灾中,公司一共使用2架无人机执行了17次空投任务,为房山、门头沟等地群众投送了700多公斤的物资。相较于有人机,无人机的飞行限制比较少,大雾天、夜晚无人机都能够起飞,且安全性更高。正因为飞行限制较少,吴双介绍,本次防汛救灾中,公司的无人机主要承担了前期通讯器材、药品等紧急救灾物资投送任务,并且多在夜晚投送,成为有人机的有力补充。

克服能见度差、多山等困难  空投50部卫星电话让灾区群众及时报平安

虽然相较直升机起飞限制较少,但在山区空投物资仍面临不小困难。吴双介绍,执行本次飞行任务时,他们需要克服雨天能见度差、通信和道路中断、飞行路径多高山和距离远(往返50公里左右)等不利条件,组织飞手和技术保障人员按照各区要求开展物资投送等任务。此外由于多在夜间飞行,工作人员常常工作至凌晨三四点,非常辛苦。

无人机团队辛苦的工作为灾区群众及时与外界联通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四级调研员陈杰介绍,7月31日,无人机空投及时为房山区十渡镇政府投送了50部卫星电话,为灾区政府指挥自救和灾情上报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通信设备也让通讯中断的村民及时与亲友取得联系,报了平安。此外,药品等急需物资的及时送达也让受灾的偏远村庄村民及时获得补给,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152架次无人机执行救援任务  为灾区空投1.5吨应急物资

北青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本次强降雨灾情中,市应急管理局协调组织市园林局、航景创新、天枢等相关单位和公司,调配多型无人机累计执行物资投送、侦察、应急通信等任务152架次。其中,执行物资投送任务68架次,应急通信保障任务5架次,为房山、门头沟、昌平受灾地区提供了食品、药品、通讯设备等各类物资1.5吨。

陈杰介绍,有人直升机虽然运量较大,但其对空域起降点要求较高,无人机则更为灵活,可以抵近深山处。因此,本次救灾中,他们采取了直升机为主、无人机为辅的方式进行空投,一般白天由直升机投送,夜晚由无人机投送。

为了保障无人机安全顺利投送,市防汛办积极沟通,为无人机飞行协调空域。属地政府安排专人与无人机团队对接投送任务,勘选无人机起降点,协调当地商超提供多类生活物资并运送至起降点,并维护好起降点周边秩序,确保空投工作安全高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李晓萌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我们:2 913 236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中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